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文博资讯

两千年前的陶鸡长啥样?到博物馆来场有趣的寻吉之旅吧
发表时间:2017-02-06 阅读数:2778【

  洛阳晚报讯 今年是丁酉年,春节期间,以鸡为主题的玩具、装饰品受到热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因为读音与“吉”相同,一直被赋予美好寓意。历朝历代也有各式各样以鸡为表现对象的器物。

  咱洛阳就有许多和鸡有关的文物,这些文物或古朴豪放,或细致精美,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特征,当代三彩鸡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日前,《洛阳晚报》记者先后到洛阳博物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探寻古今陶鸡、瓷鸡流变,带市民来场寻“吉”之旅。


  最古朴

  东汉彩绘陶鸡

  保存处:洛阳博物馆

  这对彩绘陶鸡出土于洛阳汉墓,从形态上看应为一公一母,造型自然古朴,眼睛炯炯有神。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彩绘陶,是指在陶器素胎烧制完毕后,直接用朱砂、墨等颜料上色。这样处理虽然在制作时简单方便、色泽艳丽,但彩绘容易脱落。这对陶鸡在经历近2000年的岁月后,依然隐隐可见当时的颜色,实属难得。
 

  最雅致

  北魏青瓷鸡首壶

  保存处:洛阳博物馆

  这件青瓷鸡首壶出土于邙山冢头,整体器形简洁,线条流畅。壶口处为一个鸡头,构思巧妙且做工精细。“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是古人赞美青瓷的诗句。作为中国瓷器的一大品类,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

  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这件北魏时期的青瓷鸡首壶,正处于青瓷发展转折的重要时期,历史价值很高。
 

  最绚丽

  唐代三彩鸡俑

  保存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这件唐代三彩鸡俑出土于洛阳华山北路王雄诞夫人魏氏墓,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雄诞是隋末唐初猛将,强健果敢且膂力过人,他为人仁爱、善抚士卒,攻城成功之后能约束部下,秋毫无犯,为人所害之后,“江南士民无不为之流涕”。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赠予他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号忠。

 

  最“拟人”

  唐代十二生肖

  鸡俑

  保存处:洛阳博物馆

  这组唐代十二生肖俑(缺3个)出土于原市劳改所所在地,其中鸡俑高18.5厘米,呈站立状,上为鸡首,形象逼真,鸡首以下为文官俑,着宽袖曳地长袍,双手拱于胸前。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组陶俑展现了古人对于十二生肖的信奉,生动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当代三彩鸡

  最抽象

  保存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这件三彩鸡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创作,通体大红,釉色鲜亮。与其他写实的陶鸡不同,这件三彩鸡造型抽象,鸡冠、鸡尾都用简单利落的线条来表现,虽然没有太多修饰,却表现出大公鸡的精气神。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2017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下一篇洛阳博物馆中的那些“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