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洛博动态
洛博动态

博知乐园“云”课堂之文房清供篇(下)——白石卧兔镇
发表时间:2020-03-31 阅读数:2768【

  大家好,洛博君非常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文房清供篇下。

  在古代,一个文人的书房案头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还会有大量的文房用品,比如笔洗、笔筒、镇纸等等。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文房清供已经逐渐消失在文人的书斋案头。今天,我们通过博物馆的藏品来了解它们昔日的精彩。

  这是一件珍藏于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第三展厅的宋代白石卧兔镇。镇纸又叫纸镇或镇尺,有金、银、铜、玉、木、竹、石、瓷等材质,形态各异,有一定的分量,可压纸,上面雕刻有各种图画和诗词名句。它们有的成对,有的单件,历来是收藏中的珍品。镇纸的出现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传说邯郸地区成安县有一个叫戴圣的童子,自幼丧父。因无钱请师父,其母就带他跟庙里的和尚学文习字。戴圣勤奋刻苦,但字体毫无长进。和尚经过观察,发现戴圣没有按要求练习,每张纸都写得又挤又满。一问才知无钱买纸,和尚便给戴圣银子让他去买,戴圣不收,和尚就算借他。戴圣仍舍不得买纸,把银子压在纸的上方练字。他将银子当成老师对自己的鞭策。镇纸由此而来。古代镇纸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面积较小而分量较重。明清两代,镇纸的制作材料和造型有了新的变化。材料除了继续使用铜、玉外,还增加了紫檀木、乌木等,形状大多为长方形。因为这个缘故,镇纸也常常被叫做镇尺、压尺。

  镇纸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古代文人的生活,做一种他们的室内游戏,请准备好你们的七巧板。(没有七巧板的朋友们,请参照文房清供篇上的内容动手制作七巧板)
 

  拼出以下图案:


 

  知识小卡片:

  同学们,七巧板虽然仅有七块,但是它们可以拼排成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可谓“纵横离合,变态无穷”。七巧板的特点是巧、变、复、朴、尖、合,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易理。你们知道吗?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小任务:

  洛博君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兔形镇纸,也用七巧板拼出了兔子的形态。现在请大家动动手,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兔子形态吧。

  文房清供篇到此就结束了,感谢各位的持续关注!洛博君与您下期再见!
 

(供稿:郭荣)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睹物思人 以物寄情”从文物看古.. 下一篇让您久等了——洛阳博物馆恢复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