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洛阳伴随着牡丹的盛开,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这座牡丹花城,除了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曾使得司马光不仅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四月,洛阳博物馆将开展博物馆里的“春天”系列活动,在此邀请您走进博物馆,品味历史,探寻那些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春天”,享受一场春的文化盛宴。
一、博知乐园体验活动:
活动1、“彩绘风筝 拥抱春天”——绘风筝体验活动
风筝又名纸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踏青放风筝,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洛阳博物馆将在博知乐园举办“彩绘风筝 拥抱春天”活动。
活动时间:4月5日下午2点30分,
报名人数:15组家庭(孩子年龄在6至12岁之间,每组家庭限报一大一小参与活动)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活动2、“纸载千秋——关于造纸术的一些事”体验活动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来由中国走向世界,它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是今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洛阳博物馆将在博知乐园举办“纸载千秋——关于造纸术的一些事”活动。活动中讲解员会为参加活动者介绍和纸有关的知识,之后大家可以体验古法造纸。(请大家自带花瓣用于古法造纸的装饰)
活动时间:4月6日下午2点30分,
报名人数:30人(仅限孩子参加,孩子年龄在8至15岁之间)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活动3、特展《融合之路——拓跋鲜卑与华夏文明的交融》深度讲解活动
鲜卑族在茫茫林海的嘎仙洞孕育,在辽阔蒙古高原的盛乐鹰扬,在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襟带平城碰撞,以弭平战乱、分裂、重塑大一统国家的雄心视野,抖落风霜征尘,最后立都中原洛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儒家文化及礼仪制度为体系的少数民族王朝,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意志,对入居中原的拓跋鲜卑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化革命和革新,对华夏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形成,产生深刻影响,谱写了光彩夺目的华章。4月7日,洛阳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胡寅,带您走进“融合之路”,了解拓跋鲜卑与华夏文明的交融。
主讲人简介:胡寅,洛阳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河南省文博系统讲解员大赛一等奖,先后多次接待国家及重要贵宾。
活动时间:4月7日下午3:00开始
报名人数:20人(仅限成人参加)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活动4、“春满洛博 诗情花艺”——插花体验
春天花香四溢,面对缤纷四溢的花草,插花作品以“花”作为主要素材,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爱不释手。开展体验活动,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来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享受花艺花道带来的喜悦与美好。我们特邀请洛阳盆景插花艺术协会专家在洛阳博物馆博知乐园为大家带来插花亲子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4月14日下午2:30
报名人数:15组家庭(孩子年龄在6至12岁之间,每组家庭限报一大一小参与活动)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活动5、“花开盛世”——巧手做牡丹
“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是清雍正皇帝对牡丹的赞誉。四月,正值牡丹绽放之际,洛阳博物馆将在博知乐园举办巧手做牡丹手工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4月21日下午2点30分
活动人数:30名青少年(仅限孩子参加,8岁—15岁)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活动6、纸张上的牡丹——牡丹绘画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千百年来,牡丹以其雍容华贵之姿,折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洛阳博物馆将在博知乐园举办牡丹绘画活动。
活动时间:4月28日下午2点30分,
报名人数:30名青少年(仅限孩子参加,8岁—15岁)
活动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博知乐园
报名电话:0379-69901020
六项活动,每人限报一项,报满截止。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洛阳博物馆所有。
二、洛博讲堂公益讲座
1、讲座名称: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时 间:4月10日 上午10:30
地 点:洛阳博物馆学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 讲 人:杨勇(辽宁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馆员)
主题内容:有“画圣”之称的顾恺之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创作了诸多绘画名迹,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讲座主要介绍顾恺之及其绘画风格,特别是其代表画作《洛神赋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和观众一同探索和感受顾恺之绘画的艺术魅力。
2、讲座题目:《中华花艺的历史渊源与演进》
讲座时间:4月13日下午2:30
讲座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李丽淑教授
李丽淑教授简介:研习花道近40载,现任华梵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驻校艺术家,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上海浦东办事处主任,北京插花协会顾问,北京香文化学术专家委员会外聘委员,生命电视台「佛心花海」花艺教授、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资深教授、名誉董事。日本京都池坊华道正教授一级、美国花艺设计学院资深教授。
主题内容:插花艺术是直接使用草木作素材,而后予以新生命的安排。古来花艺家把花器当大地、池塘、或社会或舞台,善用花材,寓意万物、社会伦理或人文景观乃至情欲百态,作艺术表现的造型。
现今中华花艺的学习更是一场虚与实的情感、空间美学艺术。
3、讲座题目:《白居易的诗城》
讲座时间:4月13日上午10:00
讲座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霍宏伟老师
霍宏伟老师简介: 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曾主持洛阳东周王城西城垣遗址、隋唐东都城里坊区遗址及百余座古墓葬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唐洛阳城空间体系研究”。
主题内容: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度过,在洛阳也留下了大量佳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本次讲座通过白居易诗篇的描绘或塑造,呈现隋唐时期洛阳城的风貌。先人已逝,诗城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