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文博资讯

洛阳积极拓展“旅游+” 多个县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发表时间:2017-08-31 阅读数:1488【


  洛阳日报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域旅游”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我市也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产业体系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实施“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在我市确定的九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中,明确提出要全域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去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打造“多业融合、全域发展”旅游新版图。

  产业融合,促旅游业提速发展

  近日,郑州游客程晓飞一家在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游玩了两天。“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他说,住着农家小院,吃着农家菜,让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真是不虚此行!

  几年前,庄子村还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沟。近年,该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积极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婚纱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庄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度假村”。

  除发展生态旅游外,我市在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还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

  “牵手”文化,《武则天》《功夫诗·九卷》《隋唐百戏传奇》等旅游演艺项目引人入胜;“牵手”农业,各县(市)区田园采摘、生态垂钓、休闲农庄等系列产品琳琅满目;“牵手”体育,万安山航空航行营地、汝阳县大虎岭户外活动基地、宜阳县国家皮划艇急流盘旋训练基地等越来越多;“牵手”工业,东方红工业游、新安县有生工矿游等工业游景区日渐升温……

  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我市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由“点”到“面”,打造旅游目的地

  今年暑期,孟津县的乡村休闲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到周末,卫坡古村落、洛阳银滩休闲农业观光园等游人如织。

  近年,孟津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谋划经营,着力把小景点连成大景区,建设“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公园”。如今,孟津的旅游业态正悄然发生变化,复合型的旅游模式正一步步取代传统的单一山水观光游,旅游产品日趋丰富。

  这样的改变不只发生在孟津。栾川县提出,以将全县变成一个大景区为目标,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嵩县提出,按照“生态优先、旅游带动、全域规划、城乡一体”的原则,把全域打造成一个开放式5A级景区;汝阳县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开发五大旅游产业板块,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旅游开发;宜阳县提出以“一带一区五园”为主线,推进“休闲宜阳”建设……

  如今,洛阳旅游正从以往的景区、乡村旅游等“点”上的开发建设,转变为旅游目的地“面”上的规划建设。去年以来,栾川县、嵩县、孟津县、洛龙区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拓展“旅游+”,推动全域旅游“落地开花”

  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旅游+”的理念,我市将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会展、工业等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多业融合、全域发展”的大旅游格局,推动全域旅游“落地开花”。

  “旅游+文化”。积极支持发展一批文化体验类项目,如名城解读、文化讲堂、工艺表演等,吸引更多高端游客消费洛阳的历史、文化、山水、休闲旅游产品。

  “旅游+会展”。整合我市会展资源,借鉴国内外旅游会展经验,高水平、大手笔策划高端旅游会展活动。积极利用场馆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演艺、体育赛事、书画展厅及旅游商品展销等活动,推动会展场馆商贸功能、公众服务功能与旅游功能有机结合。

  “旅游+体育”。加快实施伊滨万安山滑翔基地、嵩县白云山自驾游营地、孟津小浪底体育公园等项目,强化项目体验性、参与性,打造北方户外运动基地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旅游+工业”。依托涧西工业特色街区和标志性建筑,加快推进涧西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程;围绕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企业,丰富洛阳工业游产品和线路。

  “旅游+购物”。依托传统商业集聚区,拓展游客购物、休闲空间。加快老城东西大街、南大街与兴华街等的保护与开发,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生态”。因地制宜在生态项目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生态元素,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产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开发建设。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召开 .. 下一篇重走丝绸之路第三季即将启程 这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