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大户人家青砖灰瓦的院落,如今只有老人居住
洛阳晚报讯 近日,孟津县横水镇一处清代建筑群引发网友关注,该建筑群位于横水寨内,集中分布在正街、南街和北街,约50多座院落。网友呼吁恢复古寨风貌,为后人留下历史见证。昨日,《洛阳晚报》记者来到横水寨进行探访。
1、网传:孟津县横水镇发现清代建筑群
11日,一篇题为《孟津这个地方发现清代建筑群》的文章在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受到上万网友关注。文章称在孟津县横水镇横水社区发现一处清代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横水寨内,共50余座院落。
该文内容是否属实?昨日,《洛阳晚报》记者联系到孟津县文史学者李根柱,他认为该文的内容基本属实。李根柱说,横水寨寨子东、西、北三面环水(即横水河),建有东大桥和西大桥。
随后,记者邀请李根柱一起前往孟津县横水镇进行探访。走进横水寨,满眼是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横水寨有正街、南街、北街三条东西向街道和当店胡同、吴家胡同、卖碗胡同、后市胡同等南北向街道。寨四周均有夯土寨墙和寨门,但仅留部分根基。

高大的门楼,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
2、现状:清代建筑群自然损毁较严重,亟须保护
年久失修的老院子,地面上长满野草,院子里的居民以老人居多。83岁的梁木头老人住在南街一处老院子,他告诉记者,相邻的韩家大院为三进院落,大门为双门设计,外侧门板上设有用于防守的枪孔。房屋为土坯墙体,外面包有青砖,墙体内有木梁和立柱,能做到“墙倒屋不塌”。
虽然年久失修,但依旧能看出这座古民居当年的建筑很有讲究。有些大户人家墙上装饰有砖雕,“寿”字纹、祥云、灵芝等图案,显示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孟津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张清波说,横水寨分布着清代中晚期的民居建筑。2011年12月,孟津县文物局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其中,横水村(现为横水社区)有新石器时代横水遗址、昭觉寺遗址(唐代古遗址)、横水东大桥(清代古建筑)、韩都子老宅(清代古建筑)等2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其中。
“横水寨古民居对外宣传较少,处于藏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张清波说,近年来,因为自然损毁较为严重,这处古民居亟须保护。

影壁墙局部
3、历史:《孟津县志》记载横水寨发生的唐代军事战斗
“与现在的默默无闻不同,横水寨在历史上很有名气。”李根柱说,他拿出《孟津县志》,向记者展示其中关于横水寨的记载——
横水古为(孟)津西重镇,地处黄河南岸,是通往洛阳的交通要塞,有洛阳北大门之称。横水寨地处高埠,背山临谷,三面环水,沟深墙固,四周为缓坡形开阔地,易守难攻。
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皇帝调集各路兵马,令太子李适为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东讨史朝义,数日之内唐军就直达洛阳北郊。先克怀州(现河南省沁阳市),而后合兵横水。史朝义带领数万兵力,在横水寨外立下栅栏作为屏障,仆固怀恩在横水寨西侧布阵,最终大破史朝义,乘胜进军,攻克洛阳。

屋脊兽头

清代民居建筑

二层木结构走廊
4、期待:恢复横水寨古建筑风貌,为后人留下历史见证
横水寨古建筑群引发网友关注,数十位网友留言:
网友“碧海蓝天”:加快修复横水古貌,为后人留下历史见证。
网友“山花烂漫”:我老家就在吴家胡同,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
网友“阅心”:早该发现并保护,现在有些已经被拆了,赶快制止这种行为!
“不可移动文物也是文物,同样需要进行保护。”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市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维修正在逐步实施。横水寨古民居的保护维修应该借鉴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古民居保护开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