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文博资讯

洛阳盘活文物资源 文创产业可当引擎
发表时间:2016-05-19 阅读数:1836【

昨日,许多游客到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参观

  洛阳晚报讯 去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参观免费,只花一元钱可游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昨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我市各类博物馆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目前,我市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60家,如何使这些博物馆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如何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我市的文物真正“活”起来,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洛阳的文物资源令兄弟城市羡慕

  昨日上午,河南省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洛阳博物馆举行,全省各博物馆负责人参加。

  为何要将全省性的活动启动仪式放在洛阳举行?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小玲解释,洛阳文物资源丰富,国有博物馆各具特色,民办博物馆不断出现,洛阳在全省文博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洛阳的文物资源令兄弟城市羡慕。”郑小玲说。

  不仅如此,在当日的活动现场,由洛阳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三门峡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及济源博物馆联合组建的河南省博物馆汉文化区域联盟也正式成立。

  郑小玲说,国家有关部门多次提出让文物“活”起来,而推进各地博物馆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提高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洛阳博物馆馆长谢虎军介绍,河南省博物馆汉文化区域联盟成立后,这六家博物馆将各自对与汉文化相关的文物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进行巡展、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各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流动性。

  在郑小玲看来,整合现有的文物资源还只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对于洛阳这座文化、文物资源大市来说,让博物馆“动”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洛阳一直在前行

  郑小玲所说的,和《意见》中所表述的如出一辙。

  《意见》提出:要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的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意见》中所提到的一系列要求和举措,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洛阳文创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波表示,2012年,洛阳博物馆已经专门成立部门,着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并在这几年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洛阳博物馆尝试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北魏永宁寺塔塔基遗址出土的泥塑面具,还开发了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考古玩具等。

  不仅如此,记者还注意到,洛阳博物馆内有两个文化创意产品商店(博物馆),其中一个便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内有许多以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灵感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东汉石辟邪三彩盘、三彩釉画等。类似的文化创意产品既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既有售价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端产品,也有售价几十元的,深受不同消费群体的喜爱。

  除了洛阳博物馆,我市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近年来也在尝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昨日,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面向游客免费开放,该博物馆销售柜台中陈列的印有天子驾六图案的开瓶器、青铜器仿制品等吸引了游客的目光,相关产品涵盖家居用品、文具、工艺品等。

  该博物馆馆长王荔介绍,这些文化创意产品是他们和洛阳理工学院合作推出的,由于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所以产品的种类还比较少。

  将文化资源“化”为文化创意产品

  说起博物馆文创产业,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得不提。2013年,一款“朕知道了”纸胶带一推出便风靡一时。随后,各种萌萌的纪念品日渐火爆。201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新台币,已超过其10亿元新台币的门票收入。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体验馆自去年9月开门迎客以来,每日游人如织。朝珠耳机、顶戴花翎遮阳伞、御前带刀侍卫手机托……去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收入近10亿元人民币。

  王荔说,年轻人已经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精美的文化创意产品对他们有极大的“杀伤力”。因此,如何把博物馆的文物元素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确实需要下大力气去研究和开发。

  如何能设计出具有“杀伤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呢?郭爱和提出,人们经常说文化,而文化是什么?在他的理解中,文化一词应该分开来看,文指的是文化资源,化指的是创意,将文化资源“化”为文化创意产品,这才是真正在做文化。

  他说,早在1992年,受台北“故宫博物院”委托,他就设计过一款十二生肖的三彩产品,至今仍然热销。近年来,他一直以洛阳的文化为元素,设计文化创意产品。“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去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是不够的,洛阳的文化资源太丰富,需要更多人从多方面一起努力。”他说。

  要让文物“活”起来,还有一些难题需要破解

  洛阳的文物为何还没真正“活”起来?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体制。文博单位多为事业单位,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有些博物馆缺乏有效的企业化运作机制,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产品。

  二是资金。一方面,依靠文博单位自身的力量,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收入因体制机制渠道不畅,很难灵活地投入下一步的产品开发。

  三是人才。缺少专业的设计人才和专业的营销人才。目前,文博单位的人才队伍组成比较单一,不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因此,应组建独立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生产部门。开发部门以博物馆专业人员、产品开发人员为主,确保开发的产品符合文博单位和市场的要求,具有文化底蕴,使其具有独特性和收藏价值。

  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表示,市文物部门曾组织专业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市文物部门目前也在积极研究《意见》中的相关内容,争取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市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3个考古项目获中国考古学会田.. 下一篇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入选2015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