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文博资讯

汉函谷关关楼1934年照片被发现
发表时间:2015-07-15 阅读数:3038【

汉函谷关关楼现状 常书香摄
 
  洛阳日报讯 历史上,汉函谷关关楼最后一次修复后是什么模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胜利日前发现的一张拍摄于1934年的珍贵照片,重现了汉函谷关关楼旧时尊容,为研究汉函谷关的历史及其形制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关楼的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记者看到,这张照片作为《豫西一周记》配图,刊登在《河南政治月刊》上。在照片中,汉函谷关关楼共三层,第三层为阁楼式砖木结构,飞檐斗拱,完整重现了整个关楼的昔时模样。(如小图)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历史上对汉函谷关的修复共有四次,分别为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和民国十二年秋(公元1923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春。
 
  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说,今年5月,汉函谷关遗址本体抢险加固工程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然而,由于缺乏依据,如何对关楼进行加固是一大难题。此时,新安县民间文物研究者张宗子接到河南大学历史文学院副教授郭胜利的电话。郭胜利为新安县人,他在河南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这张汉函谷关旧照片及其他一些资料。
 
  张宗子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34年3月4日,是当时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驻豫记者天陶,随从时任河南省主席刘峙巡察豫西新安汉函谷关时拍摄的。通过照片,汉函谷关三层建制得到确认。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博物馆2015年暑期小志愿者培.. 下一篇杨虎城电影胶片入藏国家博物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