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文博资讯

灯光、实景、数字化:用科技让文物“说话”
发表时间:2019-06-11 阅读数:1891【

  

  洛阳博物馆中复原的古墓局部

  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博物馆一方面要守护传统,一方面又要面向未来,拥抱新技术。想要建设好“博物馆之都”,文物资源是基础,硬件设施是保障,科学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灯光:充分展现文物美,让观众多停留5秒钟

  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的播出,让湖南省博物馆成为关注热点。该馆在经历长达5年的改造提升后,观众络绎不绝,节假日更是要排长队。馆内精巧的灯光设计为文物增色不少,令观众频频举起手机拍照留念。

  早期的博物馆以自然光为主要采光形式,后来出现了以人工照明为主的博物馆光环境设计。“主要因为人工光比自然光更容易控制,因此形成了所谓的‘黑屋子’式博物馆照明设计阶段。”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洛阳博物馆的主要展厅已经全部实现人工光源照明,观众的参观体验有所提升。然而,洛阳博物馆的灯光还停留在照亮文物阶段,在设计感上有所欠缺。

  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该馆收藏有一件双人陶俑,通过类似聚光灯的灯光照明,这件直接看上去略显平庸的陶俑,便会显示出美丽而富有戏剧性的剪影。为让观众减小漏掉重要展品的概率,该馆力图通过灯光让文物美丽起来。“就是通过灯光让观众在一件文物旁多停留一下,只要能多停留5秒钟,他就能接收到更多这件文物的历史信息,从而更愿意去了解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说。

  实景:观众钟爱直观展示,古代艺术博物馆潜力大

  在洛阳博物馆中,有两处没有设置文物的空间吸引观众频频拍照留念。一处是第一展厅中复制的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另一处是第二展厅中复制的古墓的一小部分。“这种实景展示的形式更加直观,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游客郭先生说。

  其实,这种展陈形式在如今的博物馆中很常见,这是博物馆实现观众浸入式观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博物馆做得规模更大、形式更别致、体验更直观。广东省博物馆就复原了一艘出海的商船,船舱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外销瓷器,观众可以进入“船舱”参观,这种形式对儿童和年轻观众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从实景的角度来说,我市拥有一座体验感、互动感极强的博物馆,那就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该馆通过搬迁复原的形式再现了众多历史时期的墓葬,相较于一般博物馆中的复原,该馆的展陈显然更加原汁原味,如果进一步提升软硬件设施并加大宣传力度,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关注。

  数字化:形成科研文创素材库,助力文物“活”起来

  在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前夕,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名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H5页面,一时间在网上转发互动无数。现如今,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技术在博物馆中被运用得越来越多。

  去年在我市举办的世界古都论坛上,国际博物馆协会培训中心专家克劳德·福贝尔介绍了最前沿的博物馆展陈理念:“之前我们大多使用蜡像等进行复原,这对博物馆的空间要求较高,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很难实现,但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只需要一副眼镜就可以重现宏大场景。”

  “无论是国博的H5页面,还是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它们背后的支撑都是文物数字化。”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郭红娟说,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全方位的记录,文物的3D全景,文字、花纹等信息,出土时间、地点等都不能缺失,这些信息将形成科研、文创的素材库。

  “坦率来说,我市在文物数字化上和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郭红娟说,希望我市建立一座数字博物馆体验馆,将各文博机构的亮点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整合到一起,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提纲性的展示,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 文/图)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强化社会教育功能 把博物馆打造成.. 下一篇洛阳博物馆这匹傲娇的三彩马成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