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洛博动态
洛博动态

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对自己“狠一点”,才能讲好河洛故事
发表时间:2017-05-09 阅读数:1787【

  洛阳日报讯 “请大家看这个陶器,它叫陶鬲,圆锥形的足能够增大受热面积,煮食物的时候更快、更节能,古人聪明吧?”近日,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赵瑞霞,正在向游客仔细讲解。

  赵瑞霞是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约200名志愿者中的一个。这支成立于2012年的志愿者服务队,至今已进行了6次大规模招募,虽然每次都有300多人报名,但至今只有200人左右,这是啥原因?

  “没别的原因,内部考核严呗!”洛阳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白雪说。

  怎么个严法?

  报名、面试后,每一名通过面试者要接受普通话与语言表达、洛阳历史、讲解中的实用礼仪等相关专业课程培训,随后必须在3个月内通过展厅负责人、志愿者专业委员会、馆方的三次严格考核,全部通过后,方能成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年年底,还要根据规定“清除”全年服务时间少于100小时的志愿者。

  “2012年,第一次志愿者招募,报名的有400多人,面试合格的有80多人,经过反复考核,最后只有16个人入选。我们是在2012年5月18日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开讲的,很有纪念意义。”已成为洛阳博物馆“荣誉馆员”的志愿者潘景修说。

  每一名志愿者都知道如此严格的原因:自己只要张口,就代表着洛阳博物馆、代表着洛阳,严格要求的目的在于让大家认真地讲好河洛故事。

  不少志愿者对自己的要求更严:在成为志愿者前,爱好历史的潘景修家里已有很多历史书。即便如此,成为志愿者之后,他花在历史文化书籍上的费用不下5000元,对厚重的历史,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了解厚重的历史后,重新审视眼前的一切,你会从心底升起对故土的热爱,并将这种感情融入讲解中,进而感动游客。”志愿者祁忻说。

  近年,除了在洛阳博物馆广泛开展讲解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还举行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系列活动,走到普通百姓身边,帮助他们了解脚下曾经发生过的故事……2016年9月,服务队荣获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的“牵手历史——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团队)荣誉称号。

  志愿者们的脚步,也更多迈向困难地区:今年3月3日,志愿者们一起前往伊川县高山镇洞子沟小学,给从没用过水彩笔的孩子们带去水彩笔,帮助他们涂下自己心中的七彩文物。

  “他们,是博物馆文化延伸的最好触角,通过志愿服务,让更多人心中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变得具体、鲜活起来。”白雪说。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博物馆唐三彩展厅重新开放 部.. 下一篇洛阳博物馆珍宝馆闭馆提升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