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 辛丑牛年腊月初三 星期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身姿灵巧、气贯长虹,春的气息被南飞的大雁提前感知到,远方在呼唤它们启程返乡。
二候鹊始巢。大雁正翱翔过头顶,喜鹊开始建筑自己的新家,崭新的憧憬正在到来,崭新的喜悦等待它们“开口播报”。
三候雉始鸲。“雉”俗称为“野鸡”,雄的尾长,羽毛鲜艳美丽。雌的尾短,羽毛黄褐色。“鸲”意为鸣叫。“雉始鸲”意为:野鸡开始鸣叫求偶。

传统习俗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 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 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吃南京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古诗中的小寒
《早发竹下》
【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宋】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洛博寄语
小寒时节的到来也标志着严冬的来临,在这个节气应该注意锻炼身体,使身体增强对寒冬的适应与抵抗能力,也可以在饮食上面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如红枣、萝卜、橘子、牛肉、鸡肉等。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暖意。

撰稿:常欣奕
审核:魏薇、李晨飞
编辑:徐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