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 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将立夏很鲜明地分为了三候:
初候,“蝼蝈鸣”;此时为初夏时节。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
二候,“蚯蚓出”;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
三候,“王瓜生”;就是说王瓜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采摘,并相互馈赠。
从立夏的三个物候现象可以看出,入夏后,气温大幅度升高,大自然的动植物都进入了疯长时期,人们常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则应是长的季节。
立夏习俗

五色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孩童来斗蛋
古人认为,鸡蛋的形态圆圆溜溜,象征着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好蛋,放进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挂在孩子胸前,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秤人”
在南方,立夏过午有秤人的习俗,人们会在村头或者庭院里轮流称体重。据说这天称过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人也不会消瘦。

让我们一起在古诗中享受清凉一夏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洛博寄语
立夏以后,天气渐热,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上火”症候。因此,大家应当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粗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