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岸柳青青,草长鹰飞--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度,此时正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分者,半也,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的三候:春分节气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的习俗
竖蛋:春分那一天全国多数地区有竖蛋的传统,春分时地球地轴呈66.5度倾斜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因此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人们将刚新鲜的鸡蛋竖立在桌子上,玩法虽然简单易行却极富趣味。
放风筝:春分期间,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回升。正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大人也会一同参与比赛谁放得更高。
春祭: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关于春分的诗句:
《立春偶成》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田家》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洛博寄语:
春意扬,万物长,春分到,暖洋洋。
愿您
春雨润心田,没有忧愁没有烦!
供稿:梁紫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