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洛博君又要开讲了,你准备好了吗?
文房四宝的出现让中华文明走进了系统记录历史的年代,在文房四宝的背后还有一些实用的文房用具也出现在文人书案上。水注就是重要的文房用具之一,它在不断发展中,除了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外,又被赋予了艺术性,使之成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器具。

今天洛博君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件东汉的龟形铜水注。水注,又称砚滴、水滴,是一种专供研墨用滴水器皿,它体型虽小,却设计精巧,便于流水量的掌控,虽盛水不过数滴,却有积水成渊的雅趣。
水注(砚滴)出现在何时,并无确切结论。葛洪的《西京杂记》曾说,广川王曾发掘晋灵公的墓,发现墓中有一枚大如拳头的玉蟾蜍,器腹中空可盛水,广川王将其作为水注(砚滴),这是关于水注的最早记载。从已出土的记录资料看,东汉时期已有造型优美的水注,因此最迟不会晚于汉代。
学海无涯苦相伴。书房案几的雅致,不仅增添了美景,也增添了情趣,折射了文人的审美眼光和格调。正是在文人的推波助澜下,小巧的水注非常注重寓意,并且形制多样。他们传递着文人的唯美情趣,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参透着君子的淡泊与虚怀,淑女的清雅与端庄。
同学们,水注到这里就介绍完了。现在洛博君要考一考大家:为什么会有龟形的水注呢?(答案请见“知识小卡片”)
认识了文物,我们再来动动手,做一种古代文人的室内游戏,请准备以下物品:七巧板一副。
拼出以下图案:

点击下方《七巧板制作》链接浏览视频
七巧板制作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折成十六个小三角形;
2.再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画一条线;
3.把右下角向中心点对折,然后划线;
4.再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右上与左下的对角线的四分之三,另外,在右上左下这条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画一条线,与上边的中间相连;
6.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
由于有折痕,所以制作出来的七巧板会不平整,大家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纸张剪成和每个版块相同的图案,然后粘在一起,增加七巧板的平整度和厚度。

知识小卡片:
1、“文房清供”是文房用品的雅称;
2、因为在中国古代,龟被看作是长寿、祥瑞和神灵的象征;
3、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中国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宋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4、“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出自于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蟾蜍砚滴》。
小任务:
请你尽可能地找出与水注或砚滴有关的诗句。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喽!
供稿:郭荣
视频:郭荣 时若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