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鼠年,却不一般,疫情来袭,全民抗战。尤其对于我们小朋友而言,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太多改变,与伙伴嬉戏玩耍改为视频聊天,跟长辈相聚拜年变成隔空问安,突发的疫情,让我们接受挑战,最美逆行者,让我们踏实温暖。 
	  面对疫情,除了对疫情的关心与关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才能为抗击疫情出把力! 
	  我们可以“宅在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 
	  我们可以“不传谣”,用自信凝聚前行合力,可以默默的为祖国加油鼓劲;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一起来打赢这场“抗疫战”!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洛阳博物馆精心为大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活动,让大家“足不出户”跟着洛博过元宵节,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活动一:吟一首元宵节诗词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今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光辉灿烂、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更是充满了吟咏元宵节的佳作名篇。让我们一起吟诗观灯赏景,追寻唐风宋韵吧。 
	  1、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活动二:说一项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今年元宵节,小朋友们可以在吃汤圆的时候,为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一项有关汤圆的习俗,并寄托为祖国和武汉祈福的愿望。 
	    
	  活动三:秀一下自己的花灯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今年元宵节,小朋友们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家里现有的材料如红包、易拉罐、废酒盒、水果等等DIY属于自己的灯笼,为武汉祈福,为中国加油! 
	    
	  活动四:猜一猜元宵节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风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中国人观赏花灯之时,人们将谜语写于纸条后,粘贴在花灯上,人们通过猜灯谜的方式增添节日氛围、寄托美好心愿。灯谜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和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2020年元宵节,洛阳博物馆为您带来一场猜灯谜的活动。 
	  1、一群滚圆小胖胖,细皮白肉真健康,白沙滩上打个滚,清水池中走一趟。(打一种食物) 
	  【谜底】:元宵 
	  2、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谜底】:灯笼 
	  3、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打一种植物) 
	  【谜底】:花生 
	  4、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打一字) 
	  【谜底】: 等 
	  5、两眼外秃大嘴巴,有个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来相伴,绽放朵朵大红花。(打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谜底】:金鱼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供稿:郑雅妹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