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征集
论文征集

博雅事业 创新未来--洛阳博物馆五十年
发表时间:2016-04-16 阅读数:7302【

   洛阳博物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经济大建设、科学文化大发展、博物馆事业出现第一次高潮时期应运而生的。五十年的发展,植根厚重古都文化沃土,几代文博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博物馆的硬件设施、软体环境、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跻身于国家骨干博物馆群行列。峥嵘岁月,清桐疏雨伴征程。

   一、庙、棚、楼里写春秋

   洛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地市级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当时由于财政紧张,暂定关林庙为馆址,洛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合署办公,编制14人,关林庙的大殿和厢房辟为展厅。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博物馆工作受到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破四旧”狂飙,内部之争,博物馆正常工作基本陷于停顿。1969年,博物馆工作人员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解放军某部接管关林庙。博物馆人员返回后,暂住西关,业务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博物馆借王城公园的一座简易花棚,举办《文化大革命时期洛阳出土文物展》,这个花棚也成了洛阳博物馆的第二个临时馆址。

   1972年,漂泊不定的状况有了转机。洛阳市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批准建设博物馆新展楼。展楼由洛阳市设计院李传泽设计,分期施工建设。1974年5月展楼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洛阳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经历八年庙内展,三年棚内展,终于有了展览楼,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975年,洛阳博物馆负责白马寺的修复,对外开放。白马寺成为博物馆的下属股级单位。

   1980年,解放军某部将关林庙交还博物馆,博物馆将关林庙改造为墓志、石刻陈列。进入80年代,文物事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1年10月,根据职能分工,洛阳博物馆一拆为三。展览楼归洛阳博物馆,西关博物馆办公地划归新成立的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关林庙成立了洛阳古代艺术馆。洛阳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陈列、宣教和收藏保管。事业编制15名,下设陈列股和行政股。

   为完善博物馆功能。1986年10月,博物馆兴建文物库房,面积3141平方米,全封闭砖混结构,文物的存放环境和安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1991年底,博物馆又筹措资金,建设文物精品展览楼和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楼,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精品楼面积1048平方米,综合楼1500平方米,博物馆的设施日趋完善,功能日臻完备。1989年7月,洛阳博物馆升格为副县级编制,人员编制50人。1990年,调整健全内部机构,设置陈列室(后为陈列部)、群工部(后为宣教部)、保管部、政保科(后为保卫科)和办公室5个部门,同时修订细化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管理。吸收接纳大学毕业生和专业人员,优化员工的结构,引导培育严谨、求实、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人文氛围,促进了博物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推展,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鼓励和嘉奖,2007年11月29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奠基开工。新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2270平方米,2009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一座造型新颖气派,内部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博物馆,将使洛阳博物馆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新跨越。2008年5月,洛阳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文物藏品,得天独厚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史前文明在这里率先孕育、成熟。历史时期,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立国,历史绵延庚续,形成了厚重的古都文化,地上地下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洛阳的文物藏量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物质基础。

   1958年,洛阳博物馆接收了河南文物工作二队在洛阳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类、各时代文物15万件以上。同时,还接收了洛阳市文教局移交的原河洛图书馆藏文物,包括墓志、碑碣、商周彝器、汉唐铜镜、佛像及唐三彩等数百件套。为洛阳博物馆打好了坚实的藏品基础。其后,随着文物普查、文物征集和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展开,文物藏量逐年递增,至1981年洛阳博物馆分家前,在帐文物30余万件套,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藏品的数量、质量名列前茅。

   1981年10月,博物馆分家后,因没有正式的文物库房,除展厅2000多件(套)文物外,全部划归其他单位。为解决文物藏品不足的问题,我们多策并举,寻求突破。一是积极筹办,创新展览,通过政府渠道协调,得到兄弟文博单位的调剂、支持;二是对社会流散文物普查征集购买;三是动员社会开明热心藏家捐献。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洛阳博物馆藏品数量已达数万件套,形成自己的藏品特色和序列优势。二里头、偃师商城、北窑西周墓出土的三代青铜器群,原始青瓷,汉唐陶俑,以及唐三彩在全国馆藏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们陈列展览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三、整合资源优势,推出精品陈列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殿堂,发挥其动能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办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五十年来,洛阳博物馆立足文物优势,以陈展工作为中心,求新谋精服务社会,成果丰硕。

   博物馆在关林庙成立后,克服场地局限,举办了《洛阳配合基建出土文物展》,该陈列是洛阳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文物展,雏凤初鸣,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反响。1972年,为配合对外接待需要,借助王城公园花棚,临时推出《文化大革命洛阳出土文物展》,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而且外交部还组织多批外交使节前来参观。1974年,洛阳博物馆新展楼落成,环境、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年展出了《洛阳历史文物展》。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陈列展览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高,精品文化工程成为博物馆陈列追求的目标。为此,从1989年到2004年,借鉴国内举办大型展览的经验,对陈展设施、灯光照明持续改造更新,精选展题,先后推出《洛阳文物精品展》(1993年)、《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展》(1999年)和《魅力洛阳·河洛地区考古成果展》(2004年)这三个大型展览,技术含量得到提高,展示手段更加多元,内容更充实,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了精品文化食粮,受到观众学者的广泛赞誉,分别被国家评为99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河南省十大优秀陈列奖”,使洛阳博物馆的陈列臻于新的水平。除了大型综合性基本陈展外,博物馆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和观众的需要,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据统计,五十多年来,洛阳博物馆推出各种临时展览1000多个,平均每年策展20个以上,年参观人数在20万人次以上,宣教部拓展教育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基地的作用。

   洛阳博物馆在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一直在探索洛阳文物走出去,加强国内馆际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篇文章,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3年,组织唐三彩展赴广州、佛山、无锡、福建等地多家博物馆巡回展出,进行文化交流。1986年,组织《康熙母后珍宝展》到广东开平、顺德、佛山、江西南昌、福建厦门、福州等地进行了八年之久的巡展,加强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往来,借鉴了他们先进的办馆理念。2006年3月,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办了《洛阳寻梦-绚丽多彩的唐三彩》展等专题展览。从80年代初洛阳文物开始走出国门,先后赴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的等2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或参与文物展览。1983年在日本冈山举办《中国古都洛阳秘宝展》,1989年4月在日本东京、冈山、神户、名古屋等地参加《大三彩展》、1996年在韩国扶余郡举办《洛阳文物名品展》等有影响的外展活动。宣传了洛阳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增进了与国外文博界的学术交流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洛阳博物馆与日本、韩国多家文化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文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关系。

   四、建设高素质队伍,重视学术研究

   洛阳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机构,历来重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富有成效。

   1958年,洛阳博物馆成立之初,人员少,业务力量薄弱,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为增加充实专业人员队伍,除对已有员工进行培训和加强学习外,还四处招兵买马。从大专院校挖人才,从省直文博系统要专业人员,在优秀高中毕业生中招人员。60至70年代,先后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接收了多批文博专业大学生,形成了一个业务骨干群体。这批人员专业知识较全面,学术研究能力较强,在日常工作中踏实积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1981年,洛阳博物馆分家,人员分流,他们中的多数以其学识和能力走上了文博系统的领导地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为洛阳文物事业的建设发挥着聪明才智,成为洛阳文物工作重要的奠基群体。现在他们中的多数作为老干部、老专家继续在文博领域发挥着余热,值得我们礼敬。

   70年代,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洛阳博物馆有条件接收更多的大学、大专毕业生。员工队伍的知识机构进一步优化,业务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现在本科、大专以上学历占70﹪以上,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馆员塔级配置,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图书资料建设和管理受到重视。1960年,在经费困难情况下,优先购入了《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二十四史》等历史文籍和《考古》、《文物》等学术刊物2000多册,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型资料室,发展到1981年,图书资料、学术期刊30000多册,成为颇具文博特色的小型图书馆。博物馆分家后,多数图书资料划给洛阳文物工作队,博物馆又白手创业,重建图书室,每年都拨专款购买专业图书、学术期刊,并与一些国外博物馆、艺术馆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目前,洛阳博物馆的图书室在专业图籍方面已经较完备,为业务学习、资料查备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条件。

   洛阳博物馆建馆五十年来,学习气氛浓厚,学术成果喜人。博物馆早期创建人之一蒋若是先生不仅是出色的行政管理干部,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重要考古学报告《洛阳烧沟汉墓》成为指导研究北方两汉墓葬的基本参考资料。1971年,贺官保、陈长安、蔡运章、张剑完成了《洛阳北窑西周墓》报告的初稿,1999年4月张剑等主持修改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西周考古的重要研究成果。出版论文集主要有:《西周文明论集》、《西周青铜器研究》、《洛阳古都史》、《洛阳文化论丛》、《洛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等。此外,发表考古发掘报告、古都史研究、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论文数百篇,配合陈列展览,出版的大型图录如《洛阳唐三彩》、《文物精粹》、《古都洛阳》、《洛阳出土铜镜》等数十部,闪耀着博物馆人的学术见解和历史研究的感悟心得,也是博物馆五十年辛勤耕耘的累累收获。

    洛阳博物馆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博物馆事业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空谷足音,值得我们回望和反思。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全方位支持、共同襄助是分不开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深刻影响及塑造社会形象、世界发展格局的世纪,回望历史和创新观念是人类社会两个相反相承的永恒思维方式。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洛阳博物馆作为对民众进行博雅教育(liberal art)的殿堂,对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力,必将发挥着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事业一定有着美好的未来。(洛阳博物馆馆长  王 绣)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论文集》序 下一篇《洛阳博物馆志》后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