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史学资料
史学资料

由工艺工序判断近现代文物的真伪
发表时间:2012-03-14 阅读数:2765【
    工艺是劳动者利用设备工具制取器物、加工材料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如铸造器物,有熔模、失蜡、离心、压力等方法。又如焊接是连接金属的一种技术,有熔、压焊、钩焊等几十种具体方法。工序是制取器物所采用工艺的先后顺序,制取一件器物要经多道工艺。如制造一个弹簧,需要落料、冲压、热处理等多道工艺工序。
 
    工艺工序是人类制取器物长期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不成法律条文的内部规定,谁违反了就会受到惩罚,器物变形走样、质量低劣。然而工艺工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发展变化、改善和提高,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制造的同一种器物,所采取的工艺工序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又有相对稳定性。不按原应有的工艺工序操作,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一些伪造假冒文物,由于多种原因,或设备不全,或制造者技术不佳,或资金不足,不可能采用原来的工艺工序,致使制造物在外形、内部结构、功能效用等方面显露出破绽和漏洞,为辨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超前工艺
    这就是将现代工业技术用于制造“文物”。例如某馆陈列的中共“一大”会议桌椅的榫卯结构是圆头的,这是现代榫卯机制造的产物。1921年中共“一大”开会时还没有这种开榫工艺,当时直至现在一些手工打制的木质桌椅,都是用木凿剔出方形卯孔,榫头也是方形的。这说明陈列的桌椅不是当时的产物,不是原文物。又例如上世纪40年代以前发行量大的报刊书籍基本上是铅字排版印刷的,现在复制的当时的文献是照相制版胶印方法制作的,两者的字形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墨色、笔道肥瘦,与纸张的关系等多方面有明显的区别。80年代以后胶印取代了铅印,报刊多采用激光照排胶印工艺。
 
错用误用工艺
    或缺乏必要的知识,或限于条件,一些依靠假冒物制造者常常误用、错用工艺,破绽漏洞明显易见。例如近代金银币原工艺工序是,先制好毛坯后,再用钢模具冲压,并非铸造成型。伪造的金银币是先翻制模具,然后熔金属浇铸,采用的是铸造工艺。两者的工艺不同,外观效果也就不同。原金银币图案精细光滑,伪造币图案模糊,外边缘粗糙并有磨擦痕迹。又例如古代铜镜表面是用水银熔锡一类金属,后加热擦涂而成的,即水银沁工艺,具体配方与做法已失传。伪造或复制的铜镜是采用机械抛光后,再真空镀膜而成,表面极其平整,又光又平,光洁度大大超过原铜镜。一看便知,不是原来的铜镜。
 
工序颠倒
    制造某器物的工艺都对,但先后顺序不同,其效果也不同。一些伪造或复制物往往颠倒顺序。例如一些印信、表格、证件等,都是先制好表格栏目,再填写文字内容,最后盖章。吉鸿昌就义前写的遗书就违反这个顺序,黑色字迹在下面,红色栏格压在上面,红压黑相当明显,就是先写字后印格。后来证明是复制件。又例如制作服装都是先裁剪,后缝纫好后再穿,穿些日子就会部分破旧,缝补后再穿。而复制的毛泽东等革命家以及烈士的衣物,都是先将布料磨损、染漂残旧后,再剪裁缝纫,不经穿用,缝补上补丁。因为顺序不对,复制件上的破绽与漏洞,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工艺工序缺欠
    一些伪造文物,由于追求外观效果,对不易被人发现的痕迹,往往忽略,省去必要的工艺。例如应当盖有钢印的一些带有照片的证件,伪造件往往不盖钢印。又例如刀、枪、剑等一类钢制武器,都是制造成形之后,再经淬火热处理工艺,增加刃部硬度,提高锋利程度。一些伪造或复制的太平天国、义和团、农民起义用的刀枪剑成形后,也就完事,根本不经淬火处理,所以刀刃软弱无力,根本不能砍伤任何东西,徒有样子而已。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关林朝圣大典是沟通亲情纽带和传.. 下一篇石质文物的养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