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水马龙的安喜门西北侧,有一条略显冷清的小路,名字叫作古仓街。1400年前,这里曾经是唐帝国的“国家粮仓”,大运河的中枢。
吸取隋末教训粮食存在城内
从北关沿着古仓街一路向前,穿过密集的住宅区,就可以来到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虽然周围已经看不出盛唐的气势,但繁忙的陇海铁路近在咫尺,还是可以让人畅想这里当年的繁华。只不过,当年运输的主力是舟楫,今天是火车。
关于含嘉仓的兴盛,还要从一系列战役说起。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瓦岗军首领李密率军长途奔袭洛口仓,建立政权,国号魏,李密自称魏公。不久之后,瓦岗军移师邙山,攻取了隋帝国的“国家粮仓”回洛仓。
当时大运河已然修通,整个帝国的粮食都汇聚在回洛仓当中,但回洛仓位于洛阳城外,易攻难守,成为众多势力眼中的“肥肉”。之后4年时间里,回洛仓在李密、王世充手中反复易主,最终又被李世民所得。
唐朝建立后,李渊、李世民等人吸取了教训,将“国家粮仓”由城外的回洛仓调整为在城内兴建含嘉仓,这里也成为隋唐大运河的中枢。
天下半数米粟尽入此仓之中
今天从古仓街走向含嘉仓会发现,整条街道呈缓慢上坡状,这其实和含嘉仓的选址有关。仓窖建在地势高的地方,土质更加干燥,水位也更低,利于储粮。
考古工作者的发掘结果表明,含嘉仓遗址内仓窖的形制、结构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径约12米、深约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近一半。
含嘉仓的粮食储存方法也十分巧妙,工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再将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经过这一系列处理,仓中的粮食可以保存很久而不变质。
依托水陆之便供给东西二都
隋唐两代王朝为什么对修建大型粮仓如此痴迷?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吃饭太难了。
隋唐时期的洛阳和长安,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超级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虽然号称“八百里秦川”,但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想要供养这样一座大都城是非常困难的。洛阳所处的伊洛河平原比关中平原还要狭小得多,仅依靠周边粮食供应更是天方夜谭。
虽然土地不足,但洛阳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区位。东南有江淮、江汉、江南,东北有河北地区,这些都是粮食主产区,因此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将天下之粮运到洛阳,再将其中一部分转运到长安。隋代的回洛仓、唐代的含嘉仓是为了解决洛阳、长安这两座都城的吃饭问题,含嘉仓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作为其中一个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虽然现在的古仓街不太起眼,但大唐的开放繁荣早已被历史铭记。(洛阳日报记者 潘立阁)
|